學寶教育旗下公務員考試網(wǎng)站
網(wǎng)站地圖     設為首頁     加入收藏
當前位置:主頁  >> 申論資料  >> 申論范文   
申論范文
申論熱點:歸還失物能否要報酬
http://m.zymfqzo.cn       2013-08-15      來源:浙江公務員考試網(wǎng)
【字體: 】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  【申論熱點】


  日前,北京市民張先生乘坐出租車時不慎將一部手機遺失在車內(nèi)。后來張先生與的哥取得聯(lián)系后,的哥多次暗示自己應得到一定報酬,張先生最終支付500元才拿回手機。


  應該無償歸還


  多少年來,拾金不昧等凡人善舉被廣為推崇,原因就在于其不僅是一種潤物無聲的美德,更體現(xiàn)了無私的人性美。物歸原主,司機卻想著要報酬,難道忘了這些基本的道理?


  況且,當乘客下車時,出租車司機有義務提醒乘客別落下財物。即使乘客不小心把手機遺忘在車上,出租車司機也應該及時無償歸還,這才是出租車行業(yè)應有的職業(yè)規(guī)范。如果“見財忘義”,明明知道是乘客的東西,卻反復暗示應給予一定報酬,不僅給服務行業(yè)抹了黑,也涼了乘客的心。(王俊霞 北京石景山 職員)


  這個報酬可以要


  市場經(jīng)濟條件下,任何經(jīng)濟活動都直接或間接地處于市場關(guān)系之中。的哥為乘客服務也應該通過一定的貨幣形式來體現(xiàn)。


  這位出租車司機將手機歸還乘客張先生,本身需要付出相應的勞動,要花費一定的油錢和時間成本,會對其正常運行造成經(jīng)濟損失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依法依規(guī)開展經(jīng)濟活動,有時盡管是舉手之勞,也可以按照付出的勞動量或遭受的損失索取報酬。


  拾金“收費”應有度


  應該說,大多數(shù)人都會把拾金不昧當作最基本的公共道德來遵守。但當一些人超越道德底線后,就應該用法律的戒尺來規(guī)范。


  從這個意義上講,我們應該尋找道德和法律的契合點。首先應繼續(xù)提倡拾金不昧,同時,當行為人撿到并歸還財物后,可以適當考慮給予基本的保管勞務報酬。當然,這里面應有個適合的度量,比如最多不超過物品價值的10%,否則就可以視為敲詐勒索。這樣做既給予了拾遺者合理的補償,鼓勵更多的人歸還失物,又避免了個別人拾金不還、侵占犯罪。


  培養(yǎng)感恩觀很重要


  失主尋找、索要丟失的財物時,如果對方分文不取、完璧歸趙,當然值得贊揚,對方索取適當?shù)膱蟪暌参磭L不可。這兩種做法都沒有違反社會道德底線。


  有關(guān)方面不應因此類事情看似“微不足道”而不屑一顧,應當從培養(yǎng)社會公德和感恩觀的角度進行引導。



?
互動消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