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如何理解公務員?
要考公務員,就要知道什么是公務員。根據我國《國家公務員法》的規(guī)定,我國公務員是指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依法執(zhí)行職務的工作人員?!秶夜珓諉T法》第10條規(guī)定“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公務員的綜合管理工作??h級以上地方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(qū)內公務員的綜合管理工作。上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指導下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的公務員管理工作。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指導同級各機關的公務員管理工作?!标P于公務員制度,第4條規(guī)定“公務員制度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、毛澤東思想、鄧小平理論和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為指導,貫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,貫徹中國共產黨的干部路線和方針,堅持黨管干部原則?!?/p>
對此,浙江公務員網專家建議從以下四個方面理解:
首先,國家公務員的身份一旦確立,即與國家形成了一定的權力和義務關系,國家公務員在執(zhí)行職務、履行職責時,不是代表個人,也不是代表一個集團,而是代表國家行政機關行使國家行政權力;
其次,公務員的工作性質是執(zhí)行國家公務、實施行政管理活動、科研活動、教育活動等。當然,也可以看出中央機關公務員同地方公務員在職能上的區(qū)別,中央公務員側重宏觀政策的制定與管理,而地方公務員側重對中央政策、決定的貫徹執(zhí)行以及地方轄區(qū)內行政事務的管理工作;
再次,公務員執(zhí)行任務時必須按照國家的法律、法規(guī)辦事,不能自行其是;
最后,公務員還要積極學習黨的路線、方針與政策,把握新一屆領導核心提出來的重要理論如“科學發(fā)展觀”、“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”等理論,認真學習體會黨的《十七大報告》等重大理論性文件。
公務員申論考試首先要進行身份假定,要時刻以一個公務員的身份來要求自己。2009年國家公務員報名通過審核的人數創(chuàng)紀錄地超過了105萬人,各職位平均競爭比例為78:1。為歷年來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最多的一次,其中申論過關率還不到5%。2009年國考成績出來后,很多考生都疑惑不解,為什么我的申論成績這么低呢?筆者綜合閱卷老師的信息反饋,今年申論的平均分大致是30多分。有一位成績?yōu)?3.5分的申論作者在試后寫下了這樣一首“申論敗筆詩”以為感慨:“提筆迷迷茫茫,落筆彷彷徨徨,繪筆雜雜亂亂,收筆凄凄慘慘?!背煽冊?0到60分的考生,只要行測成績在60分左右,很多都已進入了面試環(huán)節(jié)。有哪些因素影響考生的申論成績呢?這其中有考生綜合素質、應試技巧等原因,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考生沒有“擺正自己的位置”,沒有從公務員的“虛擬身份”來要求自己。有的考生是口氣太大,有的則是口氣太弱,沒有站在公務員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問題,還有的甚至以旁觀者的視角來論述,這樣的申論很難得到理想的分數。
二、公務員角色定位
公務員實際上具有四種角色:政策的執(zhí)行者、政策的調研者、政策的建議者和領導與民眾之間的橋梁。
1、政策執(zhí)行者。公務員不等于領導。國家和地方公務員考試主要招的是“主任科員以下非領導職務”,對于剛剛畢業(yè)要到機關工作的人員來說,他僅僅是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的辦事人員。他手中并沒有權力,他的任務就是執(zhí)行領導和上級的命令。而且在執(zhí)行命令的過程中必須去掉個人的主觀看法,按照命令的要求去執(zhí)行,任何的情緒性的做法和主觀修改上級的命令的行為都將受到懲罰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初級公務員就是工具,是會思想的工具。
2、政策調研者。作為一個公務員,他的一項日常工作之一就是政策調研。到基層去,到群眾中去,了解情況,收集數據,觀察事物發(fā)展的趨勢,回來后寫成調研報告,上交給有關領導。在這個調研報告里面,有數據羅列,有不同的人的反映,有趨勢的分析,還有政策建議。政策調研是一個初級公務員的基本功。目前,在部分地方公務員申論考試中,就已經出現政策調研的試題了。
3、政策建議者。初級公務員沒有權力制定政策,也沒有權力修改政策,只有對政策的執(zhí)行和修改的建議權。在充分實地調查研究的基礎上,向上級提出政策的執(zhí)行和修改建議。但是,需要說明的是,在沒有正式公布新的政策之前,公務員還必須嚴格地執(zhí)行原有政策,不得有不負責任行為。
4、決策者與民眾之間的橋梁(如下圖所示)
從上圖可以看出,公務員的上面是領導,領導是屬于政策、決策等宏觀性的事物,在公務員的下面是具體的人、物、事件,這些方面常常與處理具體問題和突發(fā)事件聯系在一起。因此,公務員是領導與群眾的中介,實踐與政策的中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