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斷
2015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練習及精解(20)
http://m.zymfqzo.cn 2015-01-30 來源:浙江公務員考試網(wǎng)
1、行政征收,是指一國政府基于公共需要,由行政機關根據(jù)法律法規(guī)的規(guī)定,以強制方式無償取得相對人財產(chǎn)所有權的行為。
以下不屬于行政征收的是( )。
A.收取罰款 B.收取礦產(chǎn)資源補償費
C.收取公路養(yǎng)路費 D.收取港口建設費
2、逮捕,是指公安機關、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為防止被告人逃避或者阻礙偵查和審判,或繼續(xù)危害社會,依法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。
根據(jù)以上定義,下列屬于逮捕的是( )。
A.張某因生意上的糾紛將李某打傷,雖不構成犯罪,但公安機關對他處以罰款100元并拘留15天
B.流竄犯田某,盜竊財物15萬元,為逃避追捕,還打傷公安干警一名。公安機關抓住他后,提請人民檢察院批準,將其送看守所關押
C.在一經(jīng)濟糾紛案的開庭審理中,被告王某的妻子大吵大鬧,誹謗審判長,嚴重擾亂法庭秩序。據(jù)此,法院決定將其關押五天
D.陳某搶劫殺人后企圖逃跑,被村民抓住后扭送至村委會,村干部將其關押三天
3、在世贈與,是指施贈人決定活著的時候把錢贈與子女、孫子女和其他親屬,或用于度假和建立信托基金。
下列選項中,屬于在世贈與的是( )。
A.王先生在其去世前立下遺囑,將財產(chǎn)的90%留給自己唯一的孫女
B.李董事長將自己財產(chǎn)的80%和整個集團交給女兒,然后自己隱居山村
C.王奶奶讓孫子在自己的房子里結婚,自己去住養(yǎng)老院
D.李先生失蹤2年后,其兒子繼承了他的財產(chǎn),某天,他突然出現(xiàn)在家中
4、形成權,是指權利人依自己的行為,使自己與他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發(fā)生變動的權利。
下列屬于形成權的是( )。
A.買賣合同履行期間,由于賣方暫時缺貨,賣方要解除合同
B.租房合同履行期間,承租人要求降低租金
C.保管合同履行期間,保管人要求提高保管費
D.借款合同履行期間,債權人主動免除債務人的債務
5、“藍色革命”作為一種現(xiàn)代農(nóng)業(yè)技術革命,是指人類向水域索取食物的重大技術革命的統(tǒng)稱。
下列行為與“藍色革命”不符的是( )。
A.創(chuàng)造魚類的產(chǎn)卵環(huán)境,適時將幼魚放回海灣
B.利用科技手段在海體中養(yǎng)魚,待長成后聚而捕之
C.圍海造田、大力發(fā)展畜產(chǎn)飼料工業(yè)
D.改造灘涂,種植海底飼料,建立海底牧場
2、B.這道題對稍有點法律常識的考生來說應該十分簡單。但是定義判斷這種題型是不會考查具體的專業(yè)知識的??忌灰プ∷o定義中的關鍵信息即可得出答案。A項只要注意“雖不構成犯罪”即可知肯定不屬于逮捕。C項只要抓住“在一經(jīng)濟糾紛案的開庭審理中”和“嚴重擾亂法庭秩序”即可,法院采取的行為屬于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。D項就更為容易了,注意“村干部”,其不屬于題干中所要求的主體。本題最重要的三個字是“被告人”,被告與被告人所屬的法律范疇不同,因而所指的對象也就不同。被告屬于民事、經(jīng)濟或行政訴訟的范疇,是指被提起民事、經(jīng)濟或行政訴訟的當事人,它的對稱是原告。而被告人屬于刑事訴訟的范疇,是指被指控有犯罪行為而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人。A項只要注意“雖不構成犯罪”即可知肯定不屬于逮捕。根據(jù)《刑事訴訟法》第61條的規(guī)定,逮捕必須同時具備以下3個條件:(1)有證據(jù)證明有犯罪事實;(2)可能判處徒刑以上的刑罰;(3)有逮捕必要。也就是說,不逮捕或者采取其他較緩和的強制措施,如取保候?qū)徍捅O(jiān)視居住等方法,不足以防止發(fā)生社會危險性,因而有逮捕必要。
3、B.想要排除A項,需要了解什么是遺囑。遺囑是行為人在去世前安排其去世后有關事宜的法律行為。A項顯然不符合“活著的時候”這一條件。C項只是說“讓孫子在自己的房子里結婚”,并未說明房子的所有權歸孫子所有,如果再教條一些,題干中說的是“錢”,對其狹義理解只能為貨幣,即便是廣義理解為可以變?yōu)椤板X”的財產(chǎn)和財產(chǎn)所有權,C項也不符合要求。D項所述的情況是由于李先生的失蹤引起了繼承關系。這是法定事由引起的財產(chǎn)權的變化,不符合“施贈人自己決定”這一條件。
4、D.如果把題干稍微翻譯一下,這道題就會顯得稍微容易一些?!耙雷约旱男袨?,使自己與他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發(fā)生變動”的意思就是說只要自己作出了某一行為,不需要對方同意,就可以使雙方之間的法律關系發(fā)生變化。A項中由于賣方暫時缺貨,賣方要解除合同,合同是否能夠解除,肯定還需要買方的同意。B項中承租人要求降低租金,是不可能僅憑承租人的要求就當然能降低租金的,還需要出租方同意。C項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但是D項就不同于前三項。債權人單方主動免除債務人的債務的行為,在法律上稱之為債務的免除,債權人的這一權利被稱為“免除權”.行使對債務人有利的免除權,肯定是不需要債務人同意的,因為這是有損于債權人的利益的行為。只要債權人對債務人作出了這種表示,雙方的債務關系就已經(jīng)消滅。這也是民法中的當事人處分權的一種體現(xiàn)。
5、C.“圍海造田”不符合“向水域索取實物”這一條件,其目的是發(fā)展“畜產(chǎn)飼料供應”,是與“藍色革命”背道而馳的做法。
以下不屬于行政征收的是( )。
A.收取罰款 B.收取礦產(chǎn)資源補償費
C.收取公路養(yǎng)路費 D.收取港口建設費
2、逮捕,是指公安機關、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為防止被告人逃避或者阻礙偵查和審判,或繼續(xù)危害社會,依法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。
根據(jù)以上定義,下列屬于逮捕的是( )。
A.張某因生意上的糾紛將李某打傷,雖不構成犯罪,但公安機關對他處以罰款100元并拘留15天
B.流竄犯田某,盜竊財物15萬元,為逃避追捕,還打傷公安干警一名。公安機關抓住他后,提請人民檢察院批準,將其送看守所關押
C.在一經(jīng)濟糾紛案的開庭審理中,被告王某的妻子大吵大鬧,誹謗審判長,嚴重擾亂法庭秩序。據(jù)此,法院決定將其關押五天
D.陳某搶劫殺人后企圖逃跑,被村民抓住后扭送至村委會,村干部將其關押三天
3、在世贈與,是指施贈人決定活著的時候把錢贈與子女、孫子女和其他親屬,或用于度假和建立信托基金。
下列選項中,屬于在世贈與的是( )。
A.王先生在其去世前立下遺囑,將財產(chǎn)的90%留給自己唯一的孫女
B.李董事長將自己財產(chǎn)的80%和整個集團交給女兒,然后自己隱居山村
C.王奶奶讓孫子在自己的房子里結婚,自己去住養(yǎng)老院
D.李先生失蹤2年后,其兒子繼承了他的財產(chǎn),某天,他突然出現(xiàn)在家中
4、形成權,是指權利人依自己的行為,使自己與他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發(fā)生變動的權利。
下列屬于形成權的是( )。
A.買賣合同履行期間,由于賣方暫時缺貨,賣方要解除合同
B.租房合同履行期間,承租人要求降低租金
C.保管合同履行期間,保管人要求提高保管費
D.借款合同履行期間,債權人主動免除債務人的債務
5、“藍色革命”作為一種現(xiàn)代農(nóng)業(yè)技術革命,是指人類向水域索取食物的重大技術革命的統(tǒng)稱。
下列行為與“藍色革命”不符的是( )。
A.創(chuàng)造魚類的產(chǎn)卵環(huán)境,適時將幼魚放回海灣
B.利用科技手段在海體中養(yǎng)魚,待長成后聚而捕之
C.圍海造田、大力發(fā)展畜產(chǎn)飼料工業(yè)
D.改造灘涂,種植海底飼料,建立海底牧場
浙江公務員考試網(wǎng)(http://m.zymfqzo.cn/)解析 題目或解析有誤,我要糾錯。
1、A.本題的關鍵信息點可分解為:①基于公共需要②根據(jù)法律法規(guī)③強制方式④無償取得⑤財產(chǎn)所有權收取罰款并不是基于公共需要,行政機關收取罰款實際上是一種對行政相對人的行政處罰。其他三項都屬于行政征收。
2、B.這道題對稍有點法律常識的考生來說應該十分簡單。但是定義判斷這種題型是不會考查具體的專業(yè)知識的??忌灰プ∷o定義中的關鍵信息即可得出答案。A項只要注意“雖不構成犯罪”即可知肯定不屬于逮捕。C項只要抓住“在一經(jīng)濟糾紛案的開庭審理中”和“嚴重擾亂法庭秩序”即可,法院采取的行為屬于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。D項就更為容易了,注意“村干部”,其不屬于題干中所要求的主體。本題最重要的三個字是“被告人”,被告與被告人所屬的法律范疇不同,因而所指的對象也就不同。被告屬于民事、經(jīng)濟或行政訴訟的范疇,是指被提起民事、經(jīng)濟或行政訴訟的當事人,它的對稱是原告。而被告人屬于刑事訴訟的范疇,是指被指控有犯罪行為而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人。A項只要注意“雖不構成犯罪”即可知肯定不屬于逮捕。根據(jù)《刑事訴訟法》第61條的規(guī)定,逮捕必須同時具備以下3個條件:(1)有證據(jù)證明有犯罪事實;(2)可能判處徒刑以上的刑罰;(3)有逮捕必要。也就是說,不逮捕或者采取其他較緩和的強制措施,如取保候?qū)徍捅O(jiān)視居住等方法,不足以防止發(fā)生社會危險性,因而有逮捕必要。
3、B.想要排除A項,需要了解什么是遺囑。遺囑是行為人在去世前安排其去世后有關事宜的法律行為。A項顯然不符合“活著的時候”這一條件。C項只是說“讓孫子在自己的房子里結婚”,并未說明房子的所有權歸孫子所有,如果再教條一些,題干中說的是“錢”,對其狹義理解只能為貨幣,即便是廣義理解為可以變?yōu)椤板X”的財產(chǎn)和財產(chǎn)所有權,C項也不符合要求。D項所述的情況是由于李先生的失蹤引起了繼承關系。這是法定事由引起的財產(chǎn)權的變化,不符合“施贈人自己決定”這一條件。
4、D.如果把題干稍微翻譯一下,這道題就會顯得稍微容易一些?!耙雷约旱男袨?,使自己與他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發(fā)生變動”的意思就是說只要自己作出了某一行為,不需要對方同意,就可以使雙方之間的法律關系發(fā)生變化。A項中由于賣方暫時缺貨,賣方要解除合同,合同是否能夠解除,肯定還需要買方的同意。B項中承租人要求降低租金,是不可能僅憑承租人的要求就當然能降低租金的,還需要出租方同意。C項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但是D項就不同于前三項。債權人單方主動免除債務人的債務的行為,在法律上稱之為債務的免除,債權人的這一權利被稱為“免除權”.行使對債務人有利的免除權,肯定是不需要債務人同意的,因為這是有損于債權人的利益的行為。只要債權人對債務人作出了這種表示,雙方的債務關系就已經(jīng)消滅。這也是民法中的當事人處分權的一種體現(xiàn)。
5、C.“圍海造田”不符合“向水域索取實物”這一條件,其目的是發(fā)展“畜產(chǎn)飼料供應”,是與“藍色革命”背道而馳的做法。
![](/www/images/zj_app_banner.jpg)
免費學習資源(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