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國考”剛落下帷幕,“省考”又如火如荼。公務員考試火爆的背后,折射出什么?在價值多元、選擇多元的今天,青年學子為什么爭著進機關?
“城”外人:夢中的“金飯碗”
4月13日下午,走出“省考”考場的趙峰長舒了口氣,但他的心情卻并未放松——一年多的全天候復習,讓他對這次考試結果抱了太大期待。
“省考”,指的是湖南省公務員考試。資料顯示,當天,共有近15萬名考生參加考試,競爭2599個職位。
趙峰去年畢業(yè)于河北省一所二本大學,對考公務員的執(zhí)念開始于大三,父母為他參加“國考”選好了目標,一個海關職位,學化學的他開足馬力,惡補文科知識,結果并不如人意,止步于筆試。趙峰為失利總結了原因:一是報的職位太熱,競爭太激烈;二是知識構成不占優(yōu)勢。
畢業(yè)后,趙峰開始了全天候備考的生活——“宅”在家里萬事不關心,父母負責照料一切,“出了書房就是餐桌,有時候連書房都不用出?!睂χ袦y和申論,每天看夠6—8小時。
為什么如此執(zhí)著?趙峰說:“公務員體面、穩(wěn)定又有保障,家里人也支持我?!壁w峰在大學朋友圈里,有很多“同志”,有邊工作邊備考的,也有辭職全力以赴的,“到體制里去!”是他們共同的目標。
趙峰這次報考的是縣公安局,在人情網密集的小城,“關系”的作用舉足輕重,父母已經開始在各種場合“走動”,但諳熟公務員考試流程的趙峰并不以為然,“他們也是關心則亂,主要還是靠自己?!?/p>
如果再失利怎么辦?趙峰顯然也在思考這個問題,“不能再這么耗下去了,我會考慮一些事業(yè)單位,實在不行就先去廣州打工,然后再找考試機會。”
小伙子說話很淡定,但臉上寫滿執(zhí)著。“這已不僅是自己的夢,也是一家人的夢?!?/p>
與趙峰相比,李美則比較幸運,第一次考便成功了。她選擇考公務員,也是深思熟慮的結果。她自我分析,認為不是冒險型的性格,“不適合到社會上去闖”;而機關工作相對輕松,比較適合女孩子;一份穩(wěn)定的工作,也能讓遠方的父母放心。
同時還有相對特殊一些的原因,李美家境不好,上學期間曾受過社會各界資助,“這讓我非常感恩,想進入公務員隊伍,合理合法地使用權力,多辦些好事和實事,回報社會?!?/p>
據李美觀察,她的同學大部分都會選擇考一考公務員,這一方面是因為就業(yè)壓力大,把考公務員當作一個機會也未嘗不可;同時也因為從眾心理,“大家都在準備,你不準備就感到心里發(fā)慌?!?/p>
進機關當公務員,已成為當下不可忽視的夢想。不斷刷新的報考人數,年年爆出的超低錄取比例,讓“國考”成為繼高考之后又一座“獨木橋”,引得千軍萬馬,前赴后繼。
過了“橋”,就進了“城”。在“城”外人看來,城里風光一片美好——一份調查顯示,在選擇報考公務員的原因中,穩(wěn)定、有保障排在絕對第一位,約有51%的人選擇,其次是福利待遇好、社會認同感、上升空間等。一份工作如果兼具以上幾點,毫無疑問是一個“金飯碗”。
“城”內人:不好言說的壓力
2008年,小李經過“廝殺”,順利成為北京市某局的公務員,捧上了“金飯碗”。但他發(fā)現,這“金”的成色與他想象的落差不小。
如今回想起來,來自河南的小李認為,當初之所以放棄外企高薪,轉投公務員,主要是兩個原因:一個是傳統(tǒng)觀念,“官本位”的思想在中原腹地仍根深蒂固,考上公務員就意味著“有出息”,成為家族的榮耀;還有一個是穩(wěn)定,“外企盡管掙得多,但流動性強,看不到未來?!?/p>
盡管之前對公務員工資低有所了解,但第一個月發(fā)工資,還是讓小李有些吃驚。試用期工資只有2000多元錢,大概只相當于他在外企時的零頭。即使轉正之后,也只能拿到四五千元錢。
網上總有公務員福利有多好的曝帖,每次看到小李都會有些郁悶:“除了年底有8000元績效,端午節(jié)發(fā)粽子、中秋發(fā)月餅,就沒有別的了?!毙±盥犕抡f,以前逢年過節(jié)還發(fā)張1000元的購物卡,自從北京市實行“陽光工資”以后,一律取消了。
對于工作狀態(tài),小李也沒想到。“一張報紙一杯茶”的公務員生活,原來只是傳說。機關里的年輕人承擔大量事務性工作,加班已經成為他的工作常態(tài),最讓他郁悶的是,加班并不解決問題:“活干完了馬上就又來,源源不斷?!碑斎贿€有另外一種加班:領導沒走,年輕人也都不太好意思走,“總得表現一下嘛!”
對小李來說,進機關給他帶來的最切實的利益,便是一套房子。當然,不是因為公務員的身份,單位已取消福利分房,但因此獲得的北京市戶口,讓他可以認購“兩限房”,經過3年的社會大排隊,2012年他終于買到東五環(huán)外的一套“兩限房”。
2007年,在某中直機關工作5年的小鄭,以低于市場價2000元的價格,買到了位于北京西南三環(huán)的經濟適用房。但這個房子并未讓小鄭感覺有多高興——他差不多是留京的同學里最后買到房子的,在等待的時間里,房價已節(jié)節(jié)升高,因此,他買房的價格,比同學當初買的還要貴。
小鄭說,機關里的年輕人流傳一句話:“10年之內不要參加同學聚會?!比缃袼旬厴I(yè)超過10年,已是副處級干部,但仍不愿意參加同學聚會,原因是常常會遭到同學奚落,“腐敗”、“安逸”、“爽”,盡管都是以開玩笑的口吻說出,但還是讓經常周末加班的小鄭情難以堪。
在小鄭看來,跟處在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一樣,年輕公務員同樣是“壓力山大”的一群:不僅要面對各種工作考核、面對升職的艱難,還要面對來自社會輿論對這個職業(yè)越來越高的要求。
職業(yè)本質:更重要的是做些事情
當公務員,也許并不如看上去那么美,但報考的熱度卻絲毫沒有減退。
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直機關司局級領導認為,問題的癥結在于,社會并未把公務員作為一種正常的職業(yè)。一方面資源配置傾斜,讓公務員群體的確享受一些特殊福利,比如養(yǎng)老;另一方面腐敗現象高發(fā),讓社會對這個群體產生權力尋租想象。
在他看來,最根本的還在于,讓公務員成為正常職業(yè)之一種,逐步剝離身份上種種特殊福利,同時用制度加強對權力的制約,擠壓權力尋租的空間。
國家行政學院汪玉凱教授認為:“國考熱”很重要的一個原因,就是公權力越大,公務員通過權力獲取資源的能力就強,在人們的想象中,獲得隱性收入的機會就很多,因而成為很多人的就業(yè)首選。
汪玉凱認為,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出臺,可謂對癥下藥,提出理順政府、市場和社會的關系,并提出一系列諸如減少審批程序、鼓勵民營企業(yè)公平競爭等明確措施。
在汪玉凱看來,這有兩方面意義:權力下放、分散改變權力過分集中的狀況,減少尋租空間;同時簡政,改善市場環(huán)境,增強民營企業(yè)的競爭力和吸引力,也為個人創(chuàng)業(yè)提供更好的支撐。
“當市場和社會創(chuàng)造出更多機會,公務員就變得不那么有魅力了!”汪玉凱說,還要打破公務員“鐵飯碗”的形象,加強公務員管理制度創(chuàng)新,建立退出機制、在一些執(zhí)行性的崗位率先推行聘任制。
“能當公務員的人,應該是熱心公共事務,能夠從中獲得價值感和成就感的人?!崩钣暾f,他的身份是某國家部委的主任科員。大學畢業(yè)找工作,在律師和公務員之間,他選擇了公務員。
當時的選擇是被動的,父母和老師的意見成為主導。但此后的工作經歷讓他對這份工作充滿敬畏——下鄉(xiāng)調研,跟最基層的老百姓打交道,讓他感到充實而快樂;他也為自己能夠參與制定影響全國的政策既感到如履薄冰,又體會到職業(yè)的自豪。
所以,盡管他的律師同學已年薪數百萬,自己工資低、沒獎金、晉升慢,但他仍感到很值得。
“人的成就感并不一定是用金錢、職位來衡量的,增長了見識、開拓了視野、提高了工作能力,更重要的是做了些事情,我覺得自己很值?!崩钣暾f。
![](/www/images/zj_app_banner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