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試公告
2018年浙江公務員考試三招教你拿下申論
http://m.zymfqzo.cn 2017-07-13 來源:浙江公務員考試網
在浙江公務員考試中大部分同學最頭痛的就是申論作文的寫作,許多考生因為作文水平不佳,導致考試失利,屢屢與公務員失之交臂。如何讓申論作文從“平均分”跨越到“高分”,從“一般級”跨越到“最高級”?你還需要掌握以下幾個寫作原則。
一、立意高遠
所謂文章立意高遠是指文章的總論點、中心論點或主題,要正確、有高度、有深度。立意直接影響著一篇文章的質量和價值,立意高遠與立意一般的作文,分值差距是很大的,檔次有可能相差兩個等級。
以2016年國考省部級作文為例:要求以文章中的一句話“不學禮、無以立”為中心議題,聯系社會現實,自擬題目,寫一篇文章。
分析:一般考生看到這個題目,立意會確定為“只有學禮,才能立”,這個立意就一般,而且不太妥當,學禮就一定能立嗎?不學禮就一定不能立嗎?顯然,答案是否定的。文章的立意確定為“學禮對于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但是歷史上也存在無禮能立和有禮不能立的人和事,這些人和事最終說明的道理是‘一時成敗在于力,千古成敗在于禮’”,這樣的立意就是正確和有高度的,達到了“立意高遠”的要求。
二、思想深刻
好的作文一定要旗幟鮮明地擺出自己的觀點,觀點要清晰、直接、簡短、有力,切忌含糊其辭,長篇大論。而且,為了讓閱卷老師一目了然的看到考生的觀點,觀點的位置要突出。但,高分作文一定要思想深刻,即作文提出的觀點要由表及里、深入本質,揭示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,并且觀點要具有啟發(fā)性。思想深刻是高分作文的顯著特征。評析以下兩段論證過程:(2013年國考省部級)
例1:如何保護文化遺產?關鍵在于人民群眾的保護意識?,F階段,我國的文化遺產保護僅僅停留在國家和政府層面,人民群眾的保護意識相對薄弱。往往是政府在極力保護,而群眾卻是“與我無關”的態(tài)度,日常生活更是不重視這方面的保護。
例2:保護文化遺產必以提高意識先行。文明的傳承需要載體,這也是得以延續(xù)傳承的根本,所謂載體絕非單指物件,更是指人。唯人可興之,如梁從誡保護長城奔走疾呼;唯人可亡之,有始皇帝雷霆一怒焚書坑儒。文化遺產得不到有效保護和繼承的的根源不在缺少經濟支撐,相反卻正在于民眾和官員的無知和為經濟讓路的錯誤的意識。
點評:以上兩個例子都把觀點放在段首的位置,且直接、有力,都做到了觀點鮮明。但例1的論證較為普通,缺乏新意,而例2的論證論點新穎,論據典型,深入聯系實際,揭示出事物產生的本質原因,凸顯出深刻的思想性。
三、論據新穎。
在使用論據論證的過程中,論據典型是基本要求,但要想使作文得高分,論據一定要新穎。典型是指論據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,具有普遍意義,能涵蓋論點的范圍。新穎是指論據要與眾不同,是新近出現的或者別人很少用過的實例。在平時的作文寫作中,考生能想到的案例往往比較陳舊、相似度很高,比如說到“食品安全”就會想到“民以食為天”、“毒奶粉事件”,說到“道德滑坡”就會想到“小悅悅事件”“南京彭宇案”,這些事例大家耳熟能詳,具有典型性,但是不夠新穎,假如大部分考生都使用同樣的案例,文章的質量和分數就會大打折扣。
如下,同樣寫目前我國的文化遺產正逐漸凋零,用不同的論據,作文質量是不一樣的。
例1:逢年過節(jié)沒有了熱鬧的秧歌表演,家家戶戶的窗戶上貼著機器刻板的剪紙窗花,滿大街播放的流行音樂,瀕臨失傳的傳統(tǒng)技藝,人們越來越漠視民間文化,尤其是年輕一代更加不重視傳統(tǒng)文化。
例2:民眾拆磚建房導致長城頹毀,徽州古宅公然拆解出境販賣卻也無人治罪,山西古建多數傾頹卻要民間奔走。日本國土狹小,氣候潮濕,地震頻發(fā),卻留存眾多唐構遺存,而我國地闊千里也不乏陜晉此類氣候干燥利于建筑保存的文物大省,漢唐遺存卻寥寥可數。
點評:例1的論據全部來自材料,運用起來簡單易行,大部分考生都會直接采用,從而導致論據雷同,例2的論據來自材料之外,比較新穎,論證的效果更好。也可以看出,“功夫在詩外”,如果考生要寫出新穎的論據,必須注意平時的閱讀積累。
![](/www/images/zj_app_banner.jpg)
免費學習資源(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)